瑞文推理测验
瑞文测验广泛应用于教育、医学和人类学领域
立即测试

瑞文因子解析

知觉辨别

知觉辨认是内隐记忆研究的经典测量方法,通过残词补全、词汇判断等间接测验方式,检测被试无意识状态下受先前经验影响的认知表现。

知觉类同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提出,人们在知觉过程中会自动将物理属性相似的刺激(如颜色、形状、大小、亮度、声音频率等)归为一组,视为一个整体。

类同比较

同类比较法是指在同类事物之间通过比较分机揭示其相异点而产生新认识、新思路、新方案、新事物的方法。

抽象推理

抽象逻辑思维(abstract-logic thinking),即“抽象思维”。抽象思维(abstract thinking),亦称“抽象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指以抽象的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思维。
瑞文推理应用

特殊教育需求评估

用于中小学生的智力水平筛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认知等抽象思维水平,为分层教学、特长班选拔提供参考。例如,在奥数班招生中,通过瑞文测验筛选出图形推理能力突出的学生。
瑞文推理测验
瑞文推理测验

招聘与岗位匹配

在企业招聘中,尤其是技术岗(如 IT、工程)、管理岗的笔试环节,通过瑞文测验评估候选人的逻辑分析、问题解决能力,筛选出具备抽象思维潜力的人才。

职业发展与培训

用于员工职业规划,识别员工在逻辑推理方面的优势或短板,针对性设计培训课程(如数据分析能力提升培训)。
瑞文推理测验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Raven's Standard Progressive Matrices,简称SPM)由英国心理学家瑞文(J.C.Raven)于1938年创制,在世界各国沿用,用以测验一个人的观察力及清晰思维的能力。它是一种纯粹的非文字智力测验,所以广泛应用于无国界的智力/推理能力测试,属于渐近性矩阵图,整个测验一共有60张图组成,由5个单元的渐进矩阵构图组成,每个单元在智慧活动的要求上各不相同,总的来说,矩阵的结构越来越复杂,从一个层次到多个层次的演变,要求的思维操作也是从直接观察到间接抽象推理的渐进过程。

内容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按逐步增加难度的顺序分成A、B、C、D、E五组,每组都有一定的主题,题目的类型略有不同。从直观上看,A组主要测知觉辨别力,图形比较,图形想象力等;B组主要测类同比较,图形组合等;C组主要测比较推理和图形组合;D组主要测系列关系,图形套合,比拟等;E组主要测互换、交错等抽象推理能力。可见,各组要求的思维操作水平也是不同的。测验通过评价被测者这些思维活动来研究他的智力活动能力。每一组中包含有12道题目,也按逐渐增加难度的方式排列。每个题目由一幅缺少一小部分的大图案和作为选项的6—8张小图片组成。测验中要求被测者根据大图案内图形间的某种关系──这正是需要被测者去思考,去发现的,看小图片中的哪一张填入(在头脑中想象)大图案中缺少的部分合适,主要用于智力的了解和筛选。

发展

瑞文测验曾在1947和1956年分别修订,现已发展成三种形式,除了上述的标准型以外,还1947型为适应测量幼儿及智力低下者而设计的彩色型(Raven' Color Progressive Matrices,简称CPM)和用于智力超常者的高级型(Raven' Advanced Progressive Matrices,简称APM),CPM和APM在国内也已发行。为了实际测试的需要,李丹等人将瑞文测验的标准型与彩色型联合使用,称为瑞文测验联合型,这样可使整个测量的上下限延伸,适用范围可扩大到5—75岁。 [2]

由于瑞文测验具有一般文字智力测验所没有的特殊功能,可以在言语交流不便的情况下使用,适用作各种跨文化的比较研究,5至75岁的幼儿、儿童、成人、老人皆可借此量表粗分智力等级。

瑞文推理测验的编制者曾在1947和1956年对标准推理测验做过小规模的修订,1947年又编制了适用于更小年龄儿童和智力落后者的彩色推理测验(Raven's colored Progressive Matrices,简称CPM)和适用于高智力水平者的高级推理测验(Raven's Advanced Progressive Matrices,简称APM)。